最近老在网上瞎逛,看到个词儿叫“caitibugzz lied”。我一开始真没整明白这说的是caitibugzz 像是个网名,可能是个小姑娘,看有人发的片段挺可爱的。但这“lied”是啥意思?

我就去琢磨下。英文里头,“lied”可以有好几个意思。一个是我们常说的“撒谎”的过去式,就是 tell a lie 那个 lie 的过去式。还有一个,是“躺下”那个 lie 的过去式,不过那个过去式应该是 lay 才对?不对,lay 的过去式是 laid…这英文语法有时候真能把人绕晕。我记得以前学的时候就老搞混。后来又看到有人说,这个“lied”在德语里是“歌曲”的意思,复数是 lieder。
真是越想越乱。到底是说这姑娘撒谎,还是说她躺那儿,或者干脆是在说德国歌曲?信息太少,网上各种说法都有,感觉有点没头没脑的。
我的实践经历
这事儿让我想起我之前搞的一个小项目,也是被这种不清不楚的信息给坑一把。那时候我需要一个特定的零件,网上找半天,看到一个描述,写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。
- 说是功能特别全,我需要的功能都有。
- 还说兼容性特别好,跟好几种设备都能搭着用。
- 价格也还行,看着挺美。
当时我就觉得,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嘛也没多想,看着描述挺靠谱,直接就下单买。心里还美滋滋的,觉得捡到宝。
结果东西一到手,傻眼。
拿回来我就开始装,捣鼓半天,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。所谓的“功能全”,好几个关键功能都没有,或者说根本达不到描述里的效果。最气人的是那个“兼容性好”,我试好几个设备,接口都不匹配,要么就是连上没反应。完全就是两码事!
我当时那个火大,感觉被骗。对着那个零件,还有那个网页描述,来来回回地看,又上网查好多资料,还去翻些技术论坛。才搞明白,那个描述是把好几个不同型号产品的优点拼在一起写的,这个具体型号根本没那么牛。
没办法,只能联系卖家退货。来来回回沟通,解释,拍照证明,折腾好几天才搞定。时间和精力都浪费不少。

这事儿过后我就长记性。网上看东西,不能光看它吹得多好听。尤其是这种有点技术性的东西,描述写得再漂亮,都得留个心眼。最好是多找些实际用户的评价看看,或者找找有没有拆解、测评之类的资料。实在不行,就先买一个回来试试,别一次性买太多,免得像我一样被坑还麻烦。
现在看到“caitibugzz lied”这种没头没尾的信息,我虽然还是好奇,但也不会轻易就信或者下定论。信息真真假假太多,很多时候眼见都不一定为实,更别说这种传言。自己多动手查查,多动脑想想,总归是没坏处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