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就来聊聊这事儿。每次要处理那些旧文件、旧笔记啥的,心里头就老大不情愿。标题那话糙理不糙,“leave or burn documents nobody wants to die”,没人想面对这种要么留要么烧的烂摊子,感觉跟告别似的,挺膈应人。

我自己的经历是这样的,前段时间结束一个跟好几年的项目,办公室里堆一堆东西。不是说正规的公司文件,那些有专门流程处理。我说的是我自个儿攒下的那些玩意儿:会议记录的草稿、头脑风暴时候乱画的图、项目初期的一些想法雏形、还有些打印出来参考但后来没啥用的资料。
开始动手清理
一开始真不想动。想着是不是干脆就留在那儿,或者随便塞个箱子拉倒?但转念一想,不行。有些东西,虽然现在看着没用,但万一以后被翻出来,断章取义,或者引起什么误会,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这就像是埋个雷,谁知道啥时候炸。真是没人愿意看到这种“死”法。
我下定决心,必须彻底清理。那天下午,我就搬个椅子,坐在那堆“历史遗留问题”跟前。
第一步,全倒出来。先把所有文件、本子、零散纸张都堆到地上或者大桌子上。看着那一大摊,确实有点头大。
第二步,快速分类。我搞三个区域:
- 必须留下的:比如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团队合影打印件、或者一些确实以后可能参考的技术笔记(确认过不敏感的)。这部分很少。
- 直接扔的:比如一些过期通知、空白纸、广告打印件啥的,没啥信息含量。
- 需要“烧掉”的:这就是重点。所有涉及项目内部讨论细节的、有敏感数据的草稿、我自己的一些可能有争议的分析记录、或者是写些当时情绪化吐槽的笔记。这些绝对不能“leave”,必须“burn”。
说“烧掉”,现在条件不允许真点火。我用的是碎纸机。对着那堆标记为“烧掉”的文件,一张一张地喂进去。看着它们变成一条一条的,心里才踏实点。这过程挺枯燥的,但每碎掉一张,就感觉一份潜在的风险被清除。
有些本子,写得密密麻麻的,碎起来还挺费劲。我就一页一页撕下来,再塞进碎纸机。搞差不多两个小时,才把这堆东西彻底处理完。
剩下的“直接扔”那部分,团团扔进垃圾袋。“必须留下”的,整理好放进自己的包里带走。

的感觉
收拾完,看着空荡荡的桌面和角落,长出一口气。虽然过程挺烦人,没人喜欢干这种收尾的活,特别是处理这些可能带来麻烦的“遗物”。但做完,心里就彻底干净。知道自己没留下任何可能“死”于非命的隐患。
这事儿虽然麻烦,但该“burn”还得“burn”,不能图省事就“leave”在那里。对自己负责,也对过去的工作有个交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