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碰到的一个事儿,就跟这标题有点关系,叫“当树倒下时的灰色地带”。这事儿,不大不小,但挺能说明点问题。

事情得从上个月那场妖风说起。我家小区有棵挺老的大树,长在两栋楼之间那片没人管的绿地上。平时看着挺遮风挡雨的。结果那天晚上风实在太大,第二天一早我出门上班,好家伙,那树直接横倒在那儿,正好把进小区的唯一一条小路给堵个严严实实。
这下麻烦。车开不出去,也开不进来。关键是谁来弄走这棵树?这就进入“灰色地带”。
找谁负责?一头雾水
我第一反应是找物业。跑去物业办公室,他们两手一摊,说那块绿地不归他们管,是开发商当年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,现在产权不明。他们也联系不上开发商的人。得,皮球踢出来。
然后我就想,这总得有人管?是不是该找市政园林?我打市长热线,转接好几个部门,园林的说,他们只负责公共道路和公园绿地的树木,小区里面的,特别是产权不明的,他们也管不。让我找街道试试。
我又联系街道。街道办的人倒是挺客气,说他们知道,会去现场看看。下午是来两个人,拍照,问问情况,然后说这树太大,处理起来需要专业设备和不少钱,街道经费紧张,而且这地确实不属于市政公共区域,他们也只能向上级反映,协调看看。
邻里之间的推诿
这下好,官方渠道暂时走不通。树还躺那儿。小区业主群里开始炸锅。大家七嘴八舌:
- 有人说,谁靠近树谁倒霉,让离树最近的那几户人家自己想办法。
- 有人说,这是全体业主的事,应该动用维修基金。但马上一堆人反对,说维修基金不能随便用,而且这树也不在红线图内的共有区域。
- 还有人提议,干脆大家凑钱,找人来清理掉算。这提议听着不错,但真要掏钱的时候,大家又开始犹豫,都觉得凭什么自己出钱解决这个“无主”的问题。
我就看着群里的讨论,从一开始的同仇敌忾,慢慢变成互相埋怨和推诿。真是生动演绎啥叫“各扫门前雪”。
我的实践:硬着头皮上
眼看着一个多星期过去,树还在那儿,出行极其不便。性子有点急,实在受不天天绕远路,而且看着那棵大树堵在那儿心里也堵得慌。

我就琢磨,不能再等。等各个部门协调,等邻居们达成一致,猴年马月去。我决定自己先动手试试。
我先是找几个相熟的邻居,都是平时关系还不错的,说我的想法:咱们不能指望别人,要不自己先清理出一小部分,至少让行人和自行车能过去。我家里正好有把旧锯子,虽然不是电锯,但对付些小树枝应该还行。
有两位邻居响应。周末一大早,我们就拿着锯子、斧头(一个邻居提供的)去。干起来才发现,这活儿真不是闹着玩的。那树看着倒,很多枝干还连着,又粗又硬。我们仨大男人,吭哧吭哧弄一上午,浑身是汗,也就清理掉一些细小的枝丫,勉强开出一条窄窄的通道,能让人侧身走过去。
虽然效果有限,但至少能走。这期间,也有其他邻居过来看,有的点点头,有的摇摇头,还有的就纯粹看热闹。没几个人上来搭把手。
的解决(?)
我们这么一弄,好像也刺激一下某些人。过两天,物业突然贴通知,说经过“多方协调”,他们联系一家公司,准备来清理树木,费用从业主公共收益里暂时支出,后续产权问题再慢慢扯皮。
又过几天,专业队伍开着吊车和卡车来,一天功夫就把大树切割、运走。路终于通。
这事儿就算这么过去。虽然解决,但整个过程真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。一棵树倒下来,暴露出的责任真空地带,还有邻里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,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如果不是我们几个“愣头青”先动手,打破僵局,真不知道那树还要躺多久。
这回经历让我明白,很多时候所谓的“灰色地带”,就是大家都不想担责、不想付出的借口。真碰上事儿,光等着别人,可能啥也等不来。有时候,就得有人先往前迈一步,哪怕只是很小的一步。
